潔凈手術室建設的必要性
- 發布時間:2019-03-08
- 發布者: 百度文庫
- 來源: 百度文庫
- 閱讀量:
在編制過程中,編制組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積極采納科研成果,參照有關國際標準和國外技術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通過反復討論、修改和完善,后經審查定稿。
本規范包括10章和1個附錄。主要內容是:規定了潔凈手術部由潔凈手術室和輔助用房組成,潔凈手術部的潔凈度分為四個等級;各用房的具體技術指標;對建筑環境、平面和裝飾的原則要求;潔凈手術室須配置的基本裝備及其安裝要求;對作為規范核心內容的空氣調節與空氣凈化部分,則詳盡地規定了氣流組織、系統構成及系統部件和材料的選擇方案、構造和設計方法;還規定了適用于潔凈手術部的醫用氣體、給水排水、配電和消防設施配置的原則;后對施工、驗收和檢測的原則、制度、方法做了必要的規定。
本規范由建設部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釋,中國衛生經濟學會醫療衛生建筑專業委員會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在執行過程中,請各單位結合工程實踐,認真總結經驗,如發現需要修改或補充之處,請將意見和建議寄中國衛生經濟學會醫療衛生建筑專業委員會[地址:北京市東城區黃化門43號;郵政編碼:100009;電話:64076399、64076617(傳真)]。
主編單位:中國衛生經濟學會醫療衛生建筑專業委員會
參編單位: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解放軍總后勤部建筑設計研究院
同濟大學
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研究院設計部
上海市衛生建設設計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許鐘麟、梅自力、于冬、沈晉明、郭大榮、唐文、劉鳳琴、嚴建敏、王鐵林、黃云樹
1、總則(1)
2、術語(2)
3、潔凈手術部用房分級(5)
4、潔凈手術部用房的技術指標(8)
5、建筑(10)
5.1、建筑環境(10)
5.2、潔凈手術部平面布置(10)
5.3、建筑裝飾(12)
6、潔凈手術室基本裝備(14)
7、空氣調節與空氣凈化(16)
7.1、凈化空調系統(16)
7.2、氣流組織(18)
7.3、凈化空調系統部件與材料(20)
8、醫用氣體、給水排水、配電(23)
8.1、醫用氣體(23)
8.2、給水排水(25)
8.3、配電(26)
9、消防(28)
10、施工驗收(29)
10.1、施工(29)
10.2、工程驗收(29)
10.3、工程檢驗(30)
附錄A、醫用氣體裝置驗收要求(38)
本規范用詞說明(40)
1.0.1、為使醫院潔凈手術部在設計、施工和驗收方面既符合衛生學的標準,又滿足空氣潔凈技術的要求,制定本規范。
1.0.2、本規范適用于醫院新建、改建、擴建的潔凈手術部(室)工程。
1.0.3、潔凈手術部的建設須遵守國家有關經濟建設和衛生事業的法律、法規。
1.0.4、潔凈手術部的建設應注重空氣凈化處理這一關鍵,加強關鍵部位的保護措施。在建筑上應以實用、經濟為原則。
1.0.5、潔凈手術部所用材料須有合格證或試驗證明,有有效期限的須在有效期之內。所用設備和整機須有專業生產合格證和銘牌;屬于新開發的產品、工藝,應有鑒定材料或試驗證明材料。
1.0.6、醫院潔凈手術部的建設除應執行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標準、規范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2術語
2.0.1、潔凈度100級cleanliness class 100
大于等于0.5μm的塵粒數大于350粒/m3(0.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粒/m3(3.5粒/L);大于等于5μm的塵粒數為0。
2.0.2 潔凈度1000級cleanliness class 1000
大于等于0.5μm的塵粒數大于3500粒/m3(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0粒/m3(35粒/L);大于等于5μm的塵粒數小于等于300粒/m3(0.3粒/L)。
2.0.3 潔凈度10000級cleanliness class 10000
大于等于0.5μm的塵粒數大于35000粒/m3(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00粒/m3(350粒/L);大于等于5μm的塵粒數大于300粒/m3(0.3粒/L)到小于等于3000粒/m3(3粒/L)。
2.0.4 潔凈度100000級cleanliness class 100000
大于等于0.5μm的塵粒數大于350000粒/m3(350粒/L)到小于等于3500000粒/m3(3500粒/L);大于等于5μm的塵粒數大于3000粒/m3(3粒/L)到小于等于30000粒/m3(30粒/L)。
2.0.5 潔凈度300000級cleanliness class 300000
大于等于0.5μm的塵粒數大于3500000粒/m3(3500粒/L)到小于等于10500000粒/m3(10500粒/L);大于等于5μm的塵粒數大于30000粒/m3(30粒/L)到小于等于90000粒/m3(90粒/L)。
由潔凈手術室、潔凈輔助用房和非潔凈輔助用房組成的自成體系的功能區域。
2.0.7、交竣狀態潔凈室(空態)asbuilt clean room
已建成并準備運行的、具有凈化空調的全部設施及功能,但室內沒有設備和人員的潔凈室。
2.0.8、待工狀態潔凈室(靜態)atrest clean room
室內凈化空調設施及功能齊備,如有工藝設備,工藝設備已安裝并可運行,但無工作人員時的潔凈室。
2.0.9、運行狀態潔凈室(動態)operational clean room
正常運行、人員進行正常操作時的潔凈室。
2.0.10、局部100級潔凈區local clean zone with cleanliness class 100
以單向流方式,在室內局部地區建立的潔凈度級別為100級的區域。
2.0.11、級別上限upper class limit
級別含塵濃度的上限大值。
2.0.12、浮游法細菌濃度airborne bacterial concentration
簡稱浮游菌濃度。在空氣中隨機采樣,對采樣培養基經過培養得出菌落數(CFU),代表空氣中的浮游菌數,個/m3。
2.0.13、沉降法細菌濃度depositing bacterial concentration
簡稱沉降菌濃度。用直徑90mm培養皿在空氣中暴露30min,蓋好培養皿后經過培養得出的菌落數(CFU),代表空氣中可以沉降下來的細菌數,個/皿。
4.0.1、潔凈手術部的各類潔凈用房除細菌濃度(沉降菌法濃度或浮游菌法濃度)和潔凈度級別應符合相應等級的要求外,主要技術指標還應符合表4.0.1的規定。
4.0.2 潔凈手術部各類潔凈用房技術指標的選用應符合下列原則:
1、相互連通的不同潔凈度級別的潔凈室之間,潔凈度高的用房應對潔凈度低的用房保持相對正壓。大靜壓差不應大于30Pa,不應因壓差而產生哨音。
2、相互連通的相同潔凈度級別的潔凈室之間,應按要求或按保持由內向外的氣流方向,在兩室之間保持略大于0的壓差。
3、為防止有害氣體外溢,預麻醉室或有嚴重污染的房間對相通的相鄰房間應保持負壓。
4、潔凈區對與其相通的非潔凈區應保持不小于10Pa的正壓。
5、潔凈區對室外或對與室外直接相通的區域應保持不小于15Pa的正壓。
6、潔凈手術室手術區(含Ⅰ級潔凈輔助用房局部100級區)工作面高度截面平均風速和潔凈手術室換氣次數,是保證要求的潔凈度并在運行中不超過規定的自凈時間,所須滿足的指標。
7、眼科手術室的工作面高度截面平均風速比其他手術室宜降低1/3。
8、與手術室直接連通房間的溫濕度與手術室的要求相同。
9、對技術指標的項目、數值、精度等有特殊要求的房間,應按實際要求設計,但不應低于表4.0.1的標準。
10、表4.0.1中未列出名稱的房間可參照用途相近的房間確定其指標數值。
5.1、建筑環境
5.1.1、新建潔凈手術部在醫院內的位置,應遠離污染源,并位于所在城市或地區的多風向的上風側;當有多和接近多的兩個盛行風向時,則應在所有風向中具有小風頻風向(例如東風)的對面(則為西面)確定潔凈手術部的位置。
5.1.2、潔凈手術部應自成一區,并宜與其有密切關系的外科護理單元臨近,宜與有關的放射科、病理科、消毒供應室、血庫等路徑短捷。
5.1.3、潔凈手術部不宜設在首層和高層建筑的頂層。
5.2、潔凈手術部平面布置
5.2.1、潔凈手術部須分為潔凈區與非潔凈區。潔凈區與非潔凈區之間須設緩沖室或傳遞窗。
5.2.2、潔凈區內宜按對空氣潔凈度級別的不同要求分區,不同區之間宜設置分區隔斷門。
5.2.3、潔凈手術部的內部平面和通道形式應符合便于疏散、功能流程短捷和潔污分明的原則,根據醫院具體平面,在盡端布置、中心布置、側向布置及環狀布置等形式中選取潔凈手術部的適宜布局;在單通道、雙通道和多通道等形式中按以下原則選取合適的通道形式:
1、單通道布置應具備污物可就地消毒和包裝的條件;
2、多通道布置應具備對人和物均可分流的條件;
3、潔、污雙通道布置可不受上述條件的限制;
4、中間通道宜為潔凈走廊,外廊宜為清潔走廊。
5.2.4、Ⅰ、Ⅱ級潔凈手術室應處于手術部內干擾小的區域。
5.2.5、潔凈手術部的平面布置應對人員及物品(敷料、器械等)分別采取有效的凈化流程(圖5.2.5)。凈化程序應連續布置,不應被非潔凈區中斷。
圖5.2.5 潔凈手術部人、物凈化流程5.2.6人、物用電梯不應設在潔凈區。當只能設在潔凈區時,出口處須設緩沖室。
5.2.7、在人流通道上不應設空氣吹淋室。在換車處應設緩沖室。
5.2.8、負壓潔凈手術室和產生嚴重污染的房間與其相鄰區域之間須設緩沖室。
5.2.9、緩沖室應有潔凈度級別,并與潔凈度高的一側同級,但不應高過1000級。緩沖室面積不應小于3m2。
5.2.10、每2~4間潔凈手術室應單獨設立1間刷手間,刷手間不應設門;刷手間也可設于潔凈走廊內。
5.2.11、應有專用的污物集中地點。
5.2.12、潔凈手術部不應有抗震縫、伸縮縫等穿越,當須穿越時,應用止水帶封閉。地面應做防水層。
5.3、建筑裝飾
5.3.1、潔凈手術部的建筑裝飾應遵循不產塵、不積塵、耐腐蝕、防潮防霉、容易清潔和符合防火要求的總原則。
5.3.2、潔凈手術部內地面應平整,采用耐磨、防滑、耐腐蝕、易清洗、不易起塵與不開裂的材料制作??刹捎矛F澆嵌銅條的水磨石地面,以淺底色為宜;有特殊要求的,可采用有特殊性能的涂料地面。
5.3.3、潔凈手術部內墻面應使用不易開裂、阻燃、易清洗和耐碰撞的材料。墻面須平整、防潮防霉。Ⅰ、Ⅱ級潔凈室墻面可用整體或裝配式壁板;Ⅲ、Ⅳ級潔凈室墻面也可用大塊瓷磚或涂料??p隙均應抹平。
5.3.4、潔凈手術部內墻面下部的踢腳須與墻面齊平或凹于墻面;踢腳須與地面成一整體;踢腳與地面交界處的陰角須做成R≥40mm的圓角。其他墻體交界處的陰角宜做成小圓角。
5.3.5、潔凈手術部內墻體轉角和門的豎向側邊的陽角應為圓角。通道兩側及轉角處墻上應設防撞板。
5.3.6、潔凈手術部內與室內空氣直接接觸的外露材料不得使用木材和石膏。
5.3.7、潔凈手術部如有技術夾層,應進行簡易裝修,其地面、墻面應平整耐磨,地面應做好防水,頂、墻應做涂刷處理。
5.3.8、潔凈手術部內嚴禁使用可持續揮發有機化學物質的材料和涂料。
5.3.9、潔凈手術室的凈高宜為2.8~3.0m。
5.3.10、潔凈手術室的門,凈寬不宜小于1.4m,并宜采用電動懸掛式自動推拉門,應設有自動延時關閉裝置。
5.3.11、潔凈手術室應采用人工照明,不應設外窗。Ⅲ、Ⅳ級潔凈輔助用房可設外窗,但須是雙層密閉窗。
5.3.12、潔凈手術室和潔凈輔助用房內所有拼接縫須平整嚴密。
5.3.13、潔凈手術室應采取防靜電措施。
5.3.14、潔凈手術室和潔凈輔助用房內須設置的插座、開關、器械柜、觀片燈等均應嵌入墻內,不突出墻面。
5.3.15、潔凈手術室和潔凈輔助用房內不應有明露管線。
5.3.16、潔凈手術室的吊頂及吊掛件,須采取牢固的固定措施。潔凈手術室吊頂上不應開設人孔。
6、潔凈手術室基本裝備
6.0.1、每間潔凈手術室的基本裝備應符合表6.0.1的要求。
表6.0.1、潔凈手術室基本裝備
裝備名稱-低配置數量無影燈
手術臺-1臺/每間
計時器-1只/每間
醫用氣源裝置-2套/每間
麻醉氣體排放裝置-1套/每間
免提對講電話-1部/每間
觀片燈(嵌入式)-3聯/小型每間、4聯/中型每間、6聯/大型每間
清洗消毒滅菌裝置-1套/每2間
藥品柜(嵌入式)-1個/每間
器械柜(嵌入式)-1個/每間
麻醉柜(嵌入式)-1個/每間
輸液導軌或吊鉤4個-1套/每間
記錄板-1套/每間-1塊/每間
6.0.2、無影燈應根據手術室尺寸和手術要求進行配置,宜采用多7 空氣調節與空氣凈化
7.1.1、凈化空調系統宜使潔凈手術部處于受控狀態,應既能保證潔凈手術部整體控制,又能使各潔凈手術室靈活使用。潔凈手術室應與輔助用房分開設置凈化空調系統;Ⅰ、Ⅱ級潔凈手術室應每間采用獨立凈化空調系統,Ⅲ、Ⅳ級潔凈手術室可2~3間合用一個系統;新風可采用集中系統。各手術室應設獨立排風系統。有條件時,可在送、回、新、排風各系統上采用定風量裝置。
7.1.2、Ⅲ級以上(含Ⅲ級)潔凈手術室應采用局部集中送風的方式,即把送風口直接集中布置在手術臺的上方。
7.1.3、凈化空調系統空氣過濾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至少設置三級空氣過濾。
2、一級應設置在新風口或緊靠新風口處,并符合7.3.10條規定。
3、二級應設置在系統的正壓段。
4、第三級應設置在系統的末端或緊靠末端的靜壓箱附近,不得設在空調箱內。
7.1.4 潔凈用房內嚴禁采用普通的風機盤管機組或空調器。
7.1.5 準潔凈手術室和Ⅲ、Ⅳ級潔凈輔助用房,可采用帶亞過濾器或過濾器的凈化風機盤管機組,或立柜式凈化空調器。
7.1.6 當整個潔凈手術部另設集中新風處理系統時,新風處理機組應能在供冷季節將新風處理到不大于要求的室內空氣狀態點的焓值。
7.1.7 每間手術室的新風量應按下列要求確定,并取其大值:
1 按表4.0.1中的新風換氣次數計算的新風量。
2 補償室內的排風并能保持室內正壓值的新風量。
3 人員呼吸所需新風量。
當值低于表7.1.6中要求時,應取表7.1.6中相應數值。
表7.1.6手術室新風量小值
手術室級別-每間小新風量(m3/h)
?、?1000(眼科專用800)
?、?、Ⅲ-800
?、?600
7.1.8、潔凈手術室凈化空調系統新風口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應采用防雨性能良好的新風口,并在新風口處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
2、新風口進風速度應不大于3m/s。
3、新風口應設置在高于地面5m、水平方向距排氣口3m以上并在排氣口上風側的無污染源干擾的清凈區域。
4、新風口不應設在機房內,也不應設在排氣口上方。
5、宜安裝氣密性風閥。
7.1.9、手術室排風系統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手術室排風系統和輔助用房排風系統應分開設置。
2、各手術室的排風管可單獨設置,也可并聯,并應和送風系統聯鎖。
3、排風管上應設對≥1μm大氣塵計數效率不低于80%的高中效過濾器和止回閥。
4、排風管出口不得設在技術夾層內,應直接通向室外。
5、每間手術室的排風量不宜低于200m3/h。
7.1.10、手術室空調管路應短、直、順,盡量減少管件,應采用氣流性能良好、渦流區小的管件和靜壓箱。管路系統不應使用軟管。
7.1.11、不得在Ⅰ、Ⅱ、Ⅲ級潔凈手術室和Ⅰ、Ⅱ級潔凈輔助用房內設置采暖散熱器,但可用輻射散熱板作為值班采暖。Ⅳ級潔凈手術室和Ⅲ、Ⅳ級潔凈輔助用房如需設采暖散熱器,應選用光管散熱器或輻射板散熱器等不易積塵又易清潔的類型,并應設置防護罩。散熱器的熱媒應為不高于95℃的熱水。
7.1.12、手術部使用的冷熱源,應考慮整個潔凈手術部或幾間手術室凈化空調系統能在過渡季節使用的可能性。
7.2.1Ⅰ~Ⅲ級潔凈手術室內集中布置于手術臺上方的送風口,應使包括手術臺的一定區域處于潔凈氣流形成的主流區內。送風口面積應不低于表7.2.1列出的數值,并不應超過其1.2倍。
表7.2.1潔凈手術室送風口集中布置的面積
手術室等級-送風口面積(m2)
?、窦?續表7.2.1
手術室等級-送風口面積(m2)
?、蚣?br /> ?、蠹?br />
7.2.2、100級潔凈區(室)的氣流須是單向流,過濾器滿布比和潔凈氣流滿布比應符合7.2.3條的規定,運行中工作區截面平均風速應符合表4.0.1的規定,速度均勻度宜符合10.3.5條的規定。
7.2.3、100級潔凈區末級效過濾器集中布置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當平行于裝飾層或均流層布置在靜壓箱下部送風面上時,過濾器滿布比應不小于0.75。
過濾器滿布比=過濾器凈截面積布置過濾器截面的總面積
2、當布置在靜壓箱側面時,應單側或對側布置,側面的過濾器滿布比不應小于0.75,靜壓箱內氣流應有充分混合的措施。
3、當受到層高和不允許在室內維修的限制時,可采用有阻漏功能的送風面而把過濾器布置在靜壓箱之外,但應盡可能靠近靜壓箱,靜壓箱內氣流應有充分混合的措施;潔凈氣流滿布比應不小于0.85。
潔凈氣流滿布比=送風面上潔凈氣流通過面積送風面總面積
7.2.4、低于100級的潔凈區,當集中布置送風口時,送風口內末級過濾器可以集中布置,也可以分散布置,但在送風面上須設置均流層。
7.2.5、潔凈手術部所有潔凈室,應采用雙側下部回風;在雙側距離不超過3m時,可在其中一側下部回風,但不應采用四角或四側回風。潔凈走廊和清潔走廊可采用上回風。
7.2.6、下部回風口洞口上邊高度不應超過地面之上0.5m,洞口下邊離地面不應低于0.1m。Ⅰ級潔凈手術室的回風口宜連續布置。室內回風口氣流速度不應大于1.6m/s,走廊回風口氣流速度不應大于3m/s。
7.2.7、潔凈手術室均應采用室內回風,不設余壓閥向走廊回風。
7.2.8、潔凈手術室須設上部排風口,其位置宜在病人頭側的頂部。排風口進風速度應不大于2m/s。
7.2.9、Ⅰ、Ⅱ級潔凈手術室內不應另外加設空氣凈化機組。
7.3、凈化空調系統部件與材料
7.3.1、空調設備的選用除應滿足防止微生物二次污染原則外,還應滿足下列要求:
1、凈化空調機組內表面及內置零部件應選用耐消毒藥品腐蝕的材料或面層,材質表面應光潔。
2、內部結構應便于清洗并能順利排除清洗廢水,不易積塵和滋生細菌。
3、表面冷卻器的冷凝水排出口,應設能自動防倒吸并在負壓時能順利排出冷凝水的裝置。在除濕工況時,應在系統運行3min內排出水來。凝結水管不能直接與下水道相接.